環衛市場化迎來大變局 全年預計輕松跳過1000億元關口
2017.07.20
2017年我國的環衛市場化延續了2016年的強勁走勢,截止1-6月份合同金額接近600億元,全年將輕松跳過1000億元關口。
2015年之前,環衛市場化進程相對比較平靜。進入2016年,環衛市場化呈現出跳躍式增長態勢,合同金額同比(與2015年相對)增幅高達223%。
隨著西藏國策環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17年5月中標日喀則市桑珠孜區城區環境保潔工作市場化運營服務項目,我國最后一塊環衛市場化處女地正式“破冰”,除港澳臺外全國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全部實現環衛市場化改革。
量變決定質變,數據的背后必定隱藏著導致環衛市場化“進化”的密碼:
環衛一體化PPP模式兩大進化基因
此兩大基因是導致環衛市場化進程變異與進化的兩大決定性因素,環衛服務行業由此從“勞動密集型”轉向“資本密集型”,“金元策略”將成為今后環衛市場競爭的常規殺傷性武器。
三大發展階段
第一階段:掃大街的
第二階段:環衛一體化承包企業
第三階段:城鄉環境運營商
環衛企業的“掃大街的”時代已成為歷史,目前正處在“環衛一體化承包企業”階段。從近兩年的環衛項目服務內容演變發展來看,環衛企業的最終定位將是“城鄉環境運營商”。
四大增長點
增長點1、政府強推垃圾
增長點2、中西部環衛市場化
增長點3、鄉鎮環衛
增長點4、農村垃圾治理
傳統的環衛服務內容主要為城區道路清掃與垃圾收運。近兩年隨著國家城鄉環境治理與強制垃圾分類等政策的強力推動,鄉鎮及鄉村環衛服務與垃圾治理市場被逐漸激活,市場快速擴容。相信隨著中西部、特別是西部及東北地區環衛市場的開發,以及垃圾分類政策的日益深入,環衛服務市場空間將在三五年內增長到一個全新的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