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房城鄉建設部等5部門關于推動生活垃圾分類志愿服務發展的意見
近日,住房城鄉建設部等5部門發布關于推動生活垃圾分類志愿服務發展的意見,其中指出要大力發展垃圾分類志愿服務,壯大垃圾分類志愿者隊伍,完善垃圾分類志愿服務機制,健全垃圾分類志愿服務體系,推動形成全民參與垃圾分類的工作局面。
全文如下:
住房城鄉建設部等5部門關于推動生活垃圾分類志愿服務發展的意見
建城〔2024〕34號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及新疆生產建設兵團住房城鄉建設(環境衛生)主管部門、黨委社會工作部、機關事務管理部門、團委、婦聯:
志愿服務是新形勢下推進垃圾分類的重要抓手和有效途徑。為持續發揮志愿者在基層治理中的獨特作用,引導帶動更多居民養成垃圾分類好習慣,推動垃圾分類成為低碳生活新時尚,促進垃圾分類志愿服務制度化、規范化、常態化,現提出以下意見。
一、總體要求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黨的二十大和二十屆二中全會精神,全面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垃圾分類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對垃圾分類志愿者的重要回信精神,堅持黨建引領、統籌推進、社會參與、為民服務,以在全社會樹立文明風尚為出發點,以培育人民群眾垃圾分類文明習慣為導向,匯聚各方力量,大力發展垃圾分類志愿服務,壯大垃圾分類志愿者隊伍,完善垃圾分類志愿服務機制,健全垃圾分類志愿服務體系,推動形成全民參與垃圾分類的工作局面。
二、推動志愿服務隊伍建設
(一)壯大隊伍力量。有關部門要廣泛動員黨員志愿者、青年志愿者、巾幗志愿者、公共機構干部職工志愿者等參與垃圾分類,培育形成垃圾分類志愿服務穩定力量。鼓勵現有各類志愿服務隊伍開展垃圾分類志愿服務活動。
(二)組建專業隊伍。各地住房城鄉建設(環境衛生)部門要會同有關部門,加快完善垃圾分類志愿服務管理架構,按照隊伍登記、志愿者招募、隊員審核等步驟,推動組建專業垃圾分類志愿服務隊伍,構建“市、區、街、社”多級志愿服務體系。
(三)培育服務組織。各地要加大對垃圾分類志愿服務組織的培育力度,鼓勵有條件的地方建立垃圾分類志愿服務組織,通過政策引導、重點培育、項目資助等方式,建設一批活動規范有序、作用發揮明顯、社會影響力強的垃圾分類志愿服務組織。
三、加強志愿者培訓管理
(四)打造服務陣地。各地要依托現有垃圾分類投放站點、垃圾分類處理設施、垃圾分類宣教基地、垃圾分類科普場館,居民小區和公共機構生活垃圾分類示范點等資源,建設學習、培訓、實踐陣地,為垃圾分類志愿服務提供場所和便利條件。
(五)健全培訓體系。各地住房城鄉建設(環境衛生)部門要會同有關部門,依托環境衛生行業專業力量,積極整合相關部門專業人員和社會專家等人才資源,充實垃圾分類培訓師資隊伍。結合志愿服務工作需求,建立垃圾分類志愿者培訓制度,科學確定培訓內容,制定培訓計劃,定期組織開展崗前基礎培訓和專業技能培訓。
(六)加強日常管理。各地住房城鄉建設(環境衛生)部門要會同有關部門指導垃圾分類志愿服務組織依法依規依章程開展活動,完善內部管理制度,制定行為準則、服務規范,明確權利義務,引導志愿者遵從組織管理,積極參加志愿服務活動。
(七)健全評價機制。各地住房城鄉建設(環境衛生)部門要會同有關部門建立垃圾分類志愿服務的評價制度,規范志愿服務活動記錄,加強對志愿服務效果跟蹤指導,逐步建立志愿服務評價體系和以精神激勵為主的褒獎機制,通過服務評價、典型宣傳、榮譽表彰等方式提升志愿者和志愿服務隊伍參與積極性。
四、深化志愿服務活動
(八)加強活動統籌。各地要指導志愿服務組織制定垃圾分類志愿服務計劃,確定活動主題,加強志愿服務活動策劃、組織,推動志愿服務活動下沉基層,增強垃圾分類志愿服務活動的針對性和有效性。
(九)廣泛開展宣講。各地要指導志愿服務組織依托各類宣傳教育平臺,線上線下多種渠道,大力宣傳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講解垃圾分類重要意義,深入推動垃圾分類進家庭、進社區、進機關、進學校、進企業等活動,引導全社會樹立生態文明價值觀念和行為準則,讓生態文明理念更加深入人心。
(十)參與督促勸導。鼓勵志愿者積極參與垃圾分類桶邊督導和日常巡檢等活動,指導居民規范分類、正確投放,培養垃圾分類的好習慣。積極參與源頭減量文明勸導,引導居民增強源頭減量意識,響應“減少使用一次性用品”、“光盤行動”、“限塑”等行動,踐行綠色低碳生活方式。
(十一)強化為民服務。鼓勵志愿者積極參與基層垃圾分類治理,配合基層單位協調解決群眾急難愁盼問題。探索精準化志愿服務,如針對老年人等特殊群體,主動提供上門服務,讓垃圾分類更便民、更有溫度。
(十二)引導帶動群眾。各地要廣泛組織開展社會實踐和分類體驗活動,探索接地氣、有活力的垃圾分類志愿服務實踐方式,宣傳推廣易于接受、簡便易行的垃圾分類方法,引導帶動更多居民參與垃圾分類,提升全社會對垃圾分類的認同度和參與度。
五、擴大宣傳影響力度
(十三)強化典型引領。鼓勵各地結合全國城市生活垃圾分類宣傳周、國際志愿者日等,選樹、宣傳優秀垃圾分類志愿者和志愿服務隊伍,組織優秀志愿者走進基層巡講等系列活動,增強廣大垃圾分類志愿者的榮譽感和自豪感,發揮志愿者和志愿服務隊伍的示范帶動效應,持續激發廣大志愿者參與熱情和動力。
(十四)加強成效推廣。各地要梳理總結垃圾分類志愿服務工作做法,形成可復制、可推廣的先進經驗,廣泛宣傳推廣典型案例。充分運用主流媒體和新媒體,宣傳志愿服務活動成效,形成志愿文化認同,吸引更多的社會力量參與垃圾分類志愿服務,營造全社會關心、支持、參與垃圾分類的良好氛圍。
(十五)塑造志愿品牌。各地要總結提煉具有地方特色的垃圾分類志愿服務文化,打造具有時代特征、區域特點的志愿服務品牌,提高垃圾分類志愿服務的社會關注度。深入開展“公共機構垃圾分類萬人志愿者”、“美麗中國·青春行動”、“巾幗志愿關愛行動”等活動,擴大垃圾分類志愿服務影響力。
六、強化保障措施
(十六)提高思想認識。各地要深化認識、提高站位,充分認識加強垃圾分類志愿服務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著力推動垃圾分類志愿服務常態化、長效化,充分發揮志愿者在基層治理中的獨特作用,把志愿服務工作作為廣泛聯系群眾的有效抓手,與垃圾分類工作“同部署、同落實、同推進”。
(十七)加強組織領導。各地要結合實際,細化政策措施,強化統籌推進,做好指導、服務、聯系和管理工作,住房城鄉建設(環境衛生)、黨委社會工作、機關事務管理、共青團、婦聯等相關部門按照各自職責,加強協同合作與資源共享,確保措施到位、責任到位、保障到位,避免走過場、運動化和一刀切等形式主義,切實增強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
(十八)加大保障力度。各地要加大對垃圾分類志愿服務工作的支持力度,鼓勵和引導社會力量參與支持垃圾分類志愿服務,實現志愿服務長期可持續發展。要根據志愿服務工作需要,為志愿者提供必要防護物品,提供交通、就餐等基本保障,切實維護志愿者合法權益。
住房城鄉建設部
中央社會工作部
國家機關事務管理局
共青團中央
中華全國婦女聯合會
2024年5月21日